集团产业
Group industry
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批量“上车”


  科技日报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崔爽)记者从23日召开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已建成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批量“上车”。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已成为全球汽车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郭守刚介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快速提升,2025年1—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的乘用车新车累计销量775.99万辆,渗透率达62.58%,5G和C-V2X(蜂窝车联网技术)装配量超过300万辆;示范规模稳步扩大,全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正加快推进20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累计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5万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1万张;标准体系持续完善,累计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88项,加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急需标准研制,深度参与自动驾驶相关国际标准法规制定协调。

  郭守刚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抓紧编制新时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车用人工智能、汽车操作系统、智能线控底盘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健全完善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深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扎实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综合处处长邢凡胜介绍,面向“十五五”,交通运输部将把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作为主攻方向,即将发布施行《“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并联合行业和社会力量,组织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加快普及智能体应用。

  作为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会议,自2018年起,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已连续举办七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瞿国春介绍,本届大会聚焦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前沿科技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创新,邀请全球专家分享最新技术突破、产业趋势及落地实践。大会期间将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可信数据空间、“人工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多项报告,呈现“十四五”期间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果。

  人民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国家铁路局官网消息,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轨道交通 非UGTMS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系统》,这是由国家铁路局组织、我国主持制定的首项IEC轨道交通信号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标准国际化工作再次取得新突破。 新发布的国际标准《轨道交通 非UGTMS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系统》是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轨道交通中依靠目视或使用带有非连续式列控监督的信号和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适用于所有GOA0和GOA1a自动化等级的轨道交通系统,为实现系统设备的互联互通、互换性、兼容性奠定了技术基础。…

  人民网北京9月24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山川草木,如何通过画笔与镜头定格为鲜活、可触摸的“视觉档案”?这一关乎记忆与未来的深情对话,正通过多元化的探索成为生态文明最动人的实践。 “可视可感知的生态文明,需要将身边的生态变化,转变呈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一组组可知可感的‘绿色坐标’。…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上一篇: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
下一篇:content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